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以“匠心筑梦,承以惟精”的质量文化为引领,以培养IT领域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人工智能(AIGC)专业群建设为依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教学工场为支撑,聚焦国际IT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名师引领、校企共育、项目教学、活动育人、高薪就业”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6人,包括正教授13人、副教授22人,“双师型”教师58人,博士研究生学历7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教学新秀共5人。组建教授团队2支,三体型教学团队3支,科技创新团队1支。
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学院组建了人工智能(AIGC)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职业本科)、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动漫制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专业建设期间,学院以中国智能制造、数字龙江战略需求为重点,不断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
2011年,软件技术专业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项目,2013年通过验收。
2011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
2012年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双元培养重点建设专业。
2018年,软件技术专业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入选黑龙江省高水平专业,2021年优秀通过验收。
2018年,研究成果“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获得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2019年,电子创新实训室获评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2020年,研究成果“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获得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2025年,人工智能(AIGC)专业群获批黑龙江省第三轮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与华为通信有限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浪潮学院,与锐捷网络服份有限公司共建锐捷网络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达内AI学院。深度的产教融合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对接,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把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获得企业真实的工作经验,实现专业学习与就业零距离接轨。
目前我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毕业生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更好地从供给侧支撑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学院严把就业质量关,全体教师齐抓共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逐年提升。近年来,涌现大批优秀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毕业生中年薪超30万元人数达5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