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工作部署,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现代服务学院于6月1日至16日精心策划并开展“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师生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守护家庭幸福注入强劲动力。
一、主题班会:沉浸式课堂筑牢安全意识根基
6月5日至13日,学院组织2024级全体班级开展防范非法金融主题班会。班会现场,辅导员化身 “金融安全宣讲员”,结合近年来高校频发的各类真实案例,通过生动鲜活的讲解为学生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与心理话术。在互动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分享身边见闻,共同探讨防范技巧。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沉浸式教育,有效帮助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将“财产安全”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
二、竞赛答题:智慧平台助力知识精准提升
学院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于6月3日自主研发完成金融安全知识竞赛链接并上线。题库涵盖金融基础知识、常见诈骗类型、应急处置方法等核心模块,题目形式丰富多样,包含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截至6月13日,全院学生参与率高达98%,通过智能数据分析系统,精准定位学生在 “网络投资诈骗识别”“个人信息保护” 等方面的知识薄弱点,为后续开展分层分类的专项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此次竞赛打破传统说教模式,以 “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的方式,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通过 “学生答题、家长监督” 的家校联动机制,将金融安全防护网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三、警示教育:情景模拟推动学用深度融合
学院精选涵盖网络诈骗、校园贷危害等内容的警示教育视频,组织全体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集中观看,实现观看学习全覆盖。视频中触目惊心的案例、当事人声泪俱下的讲述,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观影结束后,各班自发开展“防骗情景模拟”活动,学生们分别扮演诈骗分子、受害者、警察等角色,还原诈骗全过程,在逼真的场景中学习识别诈骗信号、掌握应对技巧。这种“看、思、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现了从认知到行动的全面提升。
此次宣传月活动通过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载体,有效破解了传统金融安全教育枯燥、被动的难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度与实践操作能力。学院成功构建起校园与家庭协同防护的双重安全网,切实为学生的财产安全和家庭幸福保驾护航。未来,现代服务学院将持续深化金融安全教育,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式,将“守住钱袋子”的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为培养具备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懈努力,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董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