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本”招生争打“务实牌”
本报记者 史轶夫
昨日,由本报联合市招考办主办,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哈尔滨市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三批和高职(专科)志愿填报咨询大会”,在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举行,2万余名考生和家长来到现场。160余所省内外高校纷纷亮出扩大招生规模、给高分新生发放奖学金等纳才政策。有关所学专业未来就业方向等问题,成为参会考生关注的热点。
在咨询会现场,记者看到很多高校都拿出高额奖学金政策吸引学生。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执行院长刘慧荔介绍,今年学院在我省计划招生1895人。学院今年还计划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立3G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海康ITO服务外包外派软件工程师)两个就业定制班各40人,这两个专业采取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即安置就业,就业地点均为大中型城市。
8时30分咨询会一开始,高职院校的展台前就围满了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据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副主任李建平介绍,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就业形势好,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高职院校。在招生方面,今年该校在保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传统优势专业的同时,学校为满足社会需求还增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我省高职首个物联网专业,与省内多家企业共同开发建设。
在此次咨询会上,多家语言类专业的高校早早就被前来咨询的考生及家长围得水泄不通。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刘春泽主任介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志向,如果能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与报考专业相结合,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就能事半功倍,同时对未来职业发展十分重要。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外语类和非外语类专业各具优势和特点,外语类专业实行“外语+专长”模式培养,非外语类专业实行“专业+外语”模式培养,从而使外语类和非外语类专业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