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和省市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我院第三轮岗位聘任工作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11月18日,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在组工信息第51期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干部选聘机制 发扬民主 择优竞争 公开选聘》为题,报道了我院成功组织第三轮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聘工作。
转载:市委组工信息《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干部选聘机制 发扬民主 择优竞争 公开选聘文章原文。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干部选聘机制
发扬民主 择优竞争 公开选聘
根据国家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需要,为打造结构合理、业务精湛、胜任岗位的教学、管理和工勤团队,日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和省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全员岗位聘用工作,特别是在创新干部选拔聘用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把公平、竞争、择优贯彻其中,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本次竞聘实现了优化配置,27名处级干部、35名科级干部顺利走上各级工作岗位。
1、深入调研,精心组织,充分发扬民主。为确保公开选聘工作符合相关的政策规定,学院党委专门成立调研组,到市委组织部、市编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深入调研,进行政策咨询。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部门负责人和工会小组长座谈会,在深入研究机构编制、人员聘用等具体事项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188条,制定了充分反映教职工愿望和要求的《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人员聘用实施方案》,并经学院职代会讨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公开选聘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党委负责人、院长王长文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在公开选聘工作动员大会上全面解读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重大意义、人员聘用方法步骤,提出公开选聘工作具体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广大教职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公开选聘工作中。
2、以人为本,竞争择优,创新选聘机制。注重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按照“以事定岗、以岗选人”的原则,调整了原有机构,设置35个处级部门、二级院(部),共有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938个,每位教职工均有二次选岗机会,并在一些专业性强的部门首次设置了专业技术总管和专业技术主管岗,使专业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更好地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公开选聘过程中,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首次增加了笔试和面试环节,综合考察干部的思维能力、理论水平、文字能力、随机应对能力、应急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处科级干部竞聘首次由原来的竞聘岗位改为竞聘职级,由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及本人申报志愿决定聘任岗位,既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较好地解决了竞争上岗与组织需要的矛盾;加大量化综合考核,减少了个人资历评价分值,由原来的40分降为25分,增加了面试分值25分,民主测评分调整为50分。同时,对二次落聘人员,学院都给予合理安置;对年龄较大、工作时间不够一个聘期的老同志,学院提供合适的岗位进行妥善安排,营造了和谐稳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参与到公开选聘的全过程,扩大选人用人民主,由群众来决定干部的上下去留,依靠群众把干部选准、选好,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那些不想事、不干事的人让位置,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3、规范程序,加强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为确保选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在选聘过程中坚持竞争择优、注重群众公论、以政绩取人的原则,严格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选聘程序,强化全程监督。向全院教职工公开聘用程序,公布选聘各阶段的时间安排、聘用工作岗位、条件,严格按照个人申报志愿、资格审查、民主测评、组织考核、公示综合考评结果、党委会议或院长办公会议确定竞聘上岗人员名单、公示聘用人员名单、签订聘用合同等程序开展聘用工作,使每个工作环节处于全院教职工监督中。实行民主测评、差额票决,根据处科级干部竞聘综合考评总成绩,按照聘用职位数的110%确定预聘用人选,由学院党委会采取差额票决的方式确定聘用人员,确保优中选优。同时,严把选聘各个环节,从笔试、面试,到民主测评发票、计票、统计分数等,都在纪检监察的监督下进行。严格执行干部任前公示制,每一层级人员聘任后,综合考评结果要在校园网上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顺利完成公开选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