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杂志在2011年第11期刊载了我院王长文院长《关于人员聘用工作的“三项重要原则”》文章

时间:2011-12-07浏览:647

    根据国家和省市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我院第三轮岗位聘任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党的生活》杂志在2011年第11期刊载了我院王长文院长《关于人员聘用工作的“三项重要原则”》文章。
    转载:《党的生活》杂志王长文院长《关于人员聘用工作的“三项重要原则”》文章原文。

关于人员聘用工作的“三项重要原则”
王长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我们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今年7月开展的全院人员聘用工作中,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创新各类干部的选拔聘用机制,做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获得了全院职工的高满意度。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高职学院的人员聘用工作必须坚持三项重要原则。
    一、人员聘用应满足以发展为宗旨的岗位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本院,不论是政工干部还是业务干部,都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最现实的组织力量。本院是2002年由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六所大专、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合并重组的新高校。本院成立后,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努力下,于2010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准为国家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但是,对照教育部确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社会服务能力强大”的骨干职院三大目标,原有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很难适应新任务的要求。为此,本院在人员聘用工作中,一是依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共938个岗位。二是依照岗位需求设定每个岗位的标准。出台了《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构编制设置表》,分编内、编外两份,规定了35个处级部门、单位的内设机构及人员配置。三是依照岗位标准聘用“以德领才”的人才。通过竞聘,66名处级干部、62名科级干部、383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12名工勤人员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二、人员聘用工作应让全体教职员工受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在本院的人员聘用工作中如何才能实现好教职工的最大利益呢?党委认为,让全体教职工参与到人员聘用工作中来,让他们选择能代表、表达、实现自己利益的人选,是保证教职工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一是人员聘用全过程向全体教职工公开。在教职工享有充分知情权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当运动员(参与竞聘)还是当裁判员(监督竞聘)。二是人员聘用方案充分反映教职工的“民意”。院党政班子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共获得188条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意见对《人员聘用实施方案》进行了补充、修改,让人员聘用工作更加符合教职工的意志和利益诉求。三是人员竞聘测评加大民主测评分值。本次竞聘减少了个人资历评价分值,加大了民主测评的分值,占总分的50%,让符合教职工利益诉求高的干部脱颖而出,做到了“依靠群众选干部,选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三、努力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谈到干部问题时强调:“不让老实人吃亏”。为此,院党政领导班子在人员聘用过程中,一是特别强调干部的“德”,按照“以德为先”的原则筛选老实人,动员和鼓励他们申报适合自己的岗位。一般来说,高职学院的老实人比较德厚。他们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埋头实干,任劳任怨,不争名不争利,出了成绩首先归功于团队、归功于组织。让这样的人在竞聘中登上岗位,教职工服气,学院有发展。二是特别强调“阳光操作”,以公开、公平、公正为老实人搭建平台。从聘用工作岗位、竞聘人员条件、个人申报到综合考评结果、聘用人员名单、签订聘用合同等程序全部在学院内公开,让“跑”“要”“买”、贿票交易的人无机可趁,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而把舞台留给老实人。三是特别强调“竞争择优”,在对比中让老实人胜出。以笔试考核竞聘人的思维能力、理论水平和文字能力;以面试考核竞聘人的随机应对能力、应急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政绩、业绩、群众满意度分析考核竞聘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清廉度,从而让老实人赢在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