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创新两校三方办学新模式 打造汽车人才培养新平台

时间:2011-11-16浏览:2177

    10月28日—31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汽车行业对话活动”在北京举行。我院王长文院长、院长助理王晓红、汽车教研室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上,我院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与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HWK)和中德诺浩汽车教育投资公司举行了盛大的中德合作办学签约仪式。在原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教育部职成教司葛道凯司长、北京教育委员会委员孙善学等有关领导的见证下,我院王长文院长、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朱爱胜、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吴勇军院长、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聂强院长、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娟、许昌职业技术学院郭长庚院长和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HWK)中国首席代表许婕女士等签约代表完成了此次签约仪式。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戴姆勒-梅塞德斯奔驰、华晨宝马等汽车行业高管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德诺浩汽车教育公司是由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发起,由清华大学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中德诺浩集团共同投资创办的。公司旗下知名的职业教育项目-“中德诺浩汽车教育项目”,是与德国哈勒手工业协会(HWK Halle)共同合作,引进德国手工业协会“汽车机电服务技师”等国际通用证书课程体系,开发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课程体系。

    中德合作两校三方办学新模式受到青睐,是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需要、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迫切需求分不开的。这种合作模式最关键的要素是:在整个合作中为高职院校提供课程体系、师资培训、整车投入、教学督导、国际考证、实习和就业服务等六大支持系统,即为职业院校提供德国HWK汽车机电服务技师等国际通用证书课程体系;提供与企业同步的教学整车投入,为技能培养打下硬件基础;提供师资培训;提供全国1800家德系4S店就业支持及教学质量评估考核支持。这种全方位的硬件与服务相结合的深度支持体系,为打造高端技能型汽车人才的培养平台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另外,项目还特别引进了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构建了立体的复合型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合作项目的毕业生实现专业技术精湛、实用技术熟练,善沟通、懂英语、会服务、素养高,这种复合型的高端技能型汽车人才正是未来汽车企业急需之才。
    会议期间王长文院长一行还参观了汽车文化和职业教育与装备展,并参加了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吉利”校园汽车文化节活动,为我院汽车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发展思路。

 

王长文院长同中锐教育集团副总裁交流经验

    高端技能人才的匮乏,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短缺。当前最为缺乏的人才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具有汽车专业背景、懂国际贸易、法律、营销的高级企业管理复合型人才;二是具有动手能力的高级研发人才;三是汽车营销、售后服务、汽车文化人才和熟知各国零配件质检体系的专业人才;四是专业设计师及高级技术工人。中德合作两校三方办学新模式,使得高级技能汽车人才培养找到了突破口,汽车产业的未来,看到了希望。(机械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