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党的生活》杂志相继报道我院成功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时间:2011-12-01浏览:1931

 

    根据国家和省市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我院第三轮岗位聘任工作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11月18日,中共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在组工信息第51期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干部选聘机制 发扬民主 择优竞争 公开选聘》为题,报道了我院成功组织第三轮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聘工作。《党的生活》杂志在2011年第11期刊载了我院王长文院长《关于人员聘用工作的“三项重要原则”》文章。
    转载:市委组工信息《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干部选聘机制 发扬民主 择优竞争 公开选聘》、《党的生活》杂志王长文院长《关于人员聘用工作的“三项重要原则”》文章原文。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干部选聘机制
发扬民主  择优竞争  公开选聘

    根据国家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需要,为打造结构合理、业务精湛、胜任岗位的教学、管理和工勤团队,日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和省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全员岗位聘用工作,特别是在创新干部选拔聘用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把公平、竞争、择优贯彻其中,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本次竞聘实现了优化配置,27名处级干部、35名科级干部顺利走上各级工作岗位。
    1、深入调研,精心组织,充分发扬民主。为确保公开选聘工作符合相关的政策规定,学院党委专门成立调研组,到市委组织部、市编委、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深入调研,进行政策咨询。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部门负责人和工会小组长座谈会,在深入研究机构编制、人员聘用等具体事项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188条,制定了充分反映教职工愿望和要求的《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人员聘用实施方案》,并经学院职代会讨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公开选聘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党委负责人、院长王长文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在公开选聘工作动员大会上全面解读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重大意义、人员聘用方法步骤,提出公开选聘工作具体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广大教职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公开选聘工作中。
    2、以人为本,竞争择优,创新选聘机制。注重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按照“以事定岗、以岗选人”的原则,调整了原有机构,设置35个处级部门、二级院(部),共有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岗位938个,每位教职工均有二次选岗机会,并在一些专业性强的部门首次设置了专业技术总管和专业技术主管岗,使专业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专长,更好地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公开选聘过程中,按照“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首次增加了笔试和面试环节,综合考察干部的思维能力、理论水平、文字能力、随机应对能力、应急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处科级干部竞聘首次由原来的竞聘岗位改为竞聘职级,由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及本人申报志愿决定聘任岗位,既体现了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较好地解决了竞争上岗与组织需要的矛盾;加大量化综合考核,减少了个人资历评价分值,由原来的40分降为25分,增加了面试分值25分,民主测评分调整为50分。同时,对二次落聘人员,学院都给予合理安置;对年龄较大、工作时间不够一个聘期的老同志,学院提供合适的岗位进行妥善安排,营造了和谐稳定、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参与到公开选聘的全过程,扩大选人用人民主,由群众来决定干部的上下去留,依靠群众把干部选准、选好,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让那些不想事、不干事的人让位置,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3、规范程序,加强监督,确保公平公正。为确保选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在选聘过程中坚持竞争择优、注重群众公论、以政绩取人的原则,严格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选聘程序,强化全程监督。向全院教职工公开聘用程序,公布选聘各阶段的时间安排、聘用工作岗位、条件,严格按照个人申报志愿、资格审查、民主测评、组织考核、公示综合考评结果、党委会议或院长办公会议确定竞聘上岗人员名单、公示聘用人员名单、签订聘用合同等程序开展聘用工作,使每个工作环节处于全院教职工监督中。实行民主测评、差额票决,根据处科级干部竞聘综合考评总成绩,按照聘用职位数的110%确定预聘用人选,由学院党委会采取差额票决的方式确定聘用人员,确保优中选优。同时,严把选聘各个环节,从笔试、面试,到民主测评发票、计票、统计分数等,都在纪检监察的监督下进行。严格执行干部任前公示制,每一层级人员聘任后,综合考评结果要在校园网上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顺利完成公开选聘工作。

关于人员聘用工作的“三项重要原则”
王长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我们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在今年7月开展的全院人员聘用工作中,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创新各类干部的选拔聘用机制,做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获得了全院职工的高满意度。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为,高职学院的人员聘用工作必须坚持三项重要原则。
    一、人员聘用应满足以发展为宗旨的岗位需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本院,不论是政工干部还是业务干部,都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最现实的组织力量。本院是2002年由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六所大专、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合并重组的新高校。本院成立后,在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努力下,于2010年9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准为国家100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但是,对照教育部确定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社会服务能力强大”的骨干职院三大目标,原有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很难适应新任务的要求。为此,本院在人员聘用工作中,一是依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共938个岗位。二是依照岗位需求设定每个岗位的标准。出台了《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机构编制设置表》,分编内、编外两份,规定了35个处级部门、单位的内设机构及人员配置。三是依照岗位标准聘用“以德领才”的人才。通过竞聘,66名处级干部、62名科级干部、383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112名工勤人员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二、人员聘用工作应让全体教职员工受益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在本院的人员聘用工作中如何才能实现好教职工的最大利益呢?党委认为,让全体教职工参与到人员聘用工作中来,让他们选择能代表、表达、实现自己利益的人选,是保证教职工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一是人员聘用全过程向全体教职工公开。在教职工享有充分知情权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选择是当运动员(参与竞聘)还是当裁判员(监督竞聘)。二是人员聘用方案充分反映教职工的“民意”。院党政班子广泛征求全体教职工的意见,共获得188条意见和建议,并根据这些意见对《人员聘用实施方案》进行了补充、修改,让人员聘用工作更加符合教职工的意志和利益诉求。三是人员竞聘测评加大民主测评分值。本次竞聘减少了个人资历评价分值,加大了民主测评的分值,占总分的50%,让符合教职工利益诉求高的干部脱颖而出,做到了“依靠群众选干部,选群众信得过的干部”。
    三、努力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谈到干部问题时强调:“不让老实人吃亏”。为此,院党政领导班子在人员聘用过程中,一是特别强调干部的“德”,按照“以德为先”的原则筛选老实人,动员和鼓励他们申报适合自己的岗位。一般来说,高职学院的老实人比较德厚。他们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埋头实干,任劳任怨,不争名不争利,出了成绩首先归功于团队、归功于组织。让这样的人在竞聘中登上岗位,教职工服气,学院有发展。二是特别强调“阳光操作”,以公开、公平、公正为老实人搭建平台。从聘用工作岗位、竞聘人员条件、个人申报到综合考评结果、聘用人员名单、签订聘用合同等程序全部在学院内公开,让“跑”“要”“买”、贿票交易的人无机可趁,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而把舞台留给老实人。三是特别强调“竞争择优”,在对比中让老实人胜出。以笔试考核竞聘人的思维能力、理论水平和文字能力;以面试考核竞聘人的随机应对能力、应急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以政绩、业绩、群众满意度分析考核竞聘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清廉度,从而让老实人赢在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