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职业教育氛围,宣传和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学院在图书馆前修建了黄炎培文化广场,于10月20日竣工。黄炎培塑像在黄炎培文化广场落成,塑像揭幕仪式将于近期举行。(党委宣传部)
资料: 黄炎培简介
一、黄炎培生平
黄炎培(1878-1965),字任之,上海浦东川沙县人,清末举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发起人之一,著名爱国民主主义者,中国民主建国会主要创始人领导人之一,国立东南大学前任校董。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首倡者,黄炎培1917年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又创办上海中华职业教育学校和《教育与职业》杂志,由他发起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以提倡、研究、试验和推广职业教育为宗旨的教育团体。黄炎培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研究,积极倡导职业教育,他既是一位教育实践家又是一位教育思想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一生倡导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在半个多世纪里,黄炎培先生发表各种文章近五百篇,出版专集论集二十余种。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黄炎培教育文集》有四卷,收录其文章227篇,其中大多是论述职业教育。这些文章蕴含和体现了黄炎培先生独特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他长期倾心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实践和研究的结晶,是我国近现代教育理论的一笔宝贵财富,堪称博大精深,有学者称其是一个“富矿”,值得大家好好研究发掘、借鉴应用。
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作的历史贡献是无人可比的。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先生毕生致力于推行与生产劳动和其他职业活动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大量调研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富有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对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1926 年黄炎培提出的“大职业教育主义”口号,不仅是对当时职业教育的总结归纳,而且是当时及其后相当长时期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起到深远影响的指导思想。
黄炎培先生的大职业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几乎涉及职业教育的所有领域。其中包含着对职业教育的目的、作用、办学方针、教学原则等诸多方面的精辟阐述。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指出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体现了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一,高度概括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二是提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三是指出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一贯的”是指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应贯穿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建立起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整个的”是指各级各类教育都要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正统的”是指应该破除普通教育为正统,而职业教育为偏系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应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共同发展。四是提出了平民教育的主张。将“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列为“办教育须下三大决心之首”,指出“如果办职业教育而不知着眼在大多数平民身上,他的教育,无有是处,即办职业教育,也无有是处。”强调职业教育必须走“平民化”之路,没有“平民化”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基于这种认识,他在城市创办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各种职业学校和职业补习学校,在农村开展了“富教结合”的农村改进试验区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五是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社会化、平民化、科学化”。此外,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中,还包含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职业教育教学原则和“敬业乐群”、“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等职业道德观方面的一些思想和观点。从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教育目的、作用、地位等方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所提倡的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全民的教育、贯穿终生的教育,是全社会实施的教育,具有内涵上的宽广性、内容上的全程性、层次和形式的多样性、体制的开放性和融通性,等等。
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它改变了单纯就职业教育办职业教育的缺陷,把职业教育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之中,标志着黄炎培已走出了教育的“象牙之塔”,“而将职业教育开始向人民靠拢”,思想和实践产生了质的变化。从理论上讲,“大职业教育主义”更深刻地揭示了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拓展了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一种与传统教育迥然不同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大教育观”,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职业教育的本质。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提出,在理论上突破了黄炎培早期“教育救国”论的认识局限,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深化。在职业教育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黄炎培能够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拓展了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空间。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开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穿透历史的力量,它对当代教育改革,特别是对当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将产生持久的影响,能够给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深层的思考和有益的启迪,对建设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